怒江丙贡村大山坪子的金色涅槃
当怒江大峡谷的晨雾还在山腰间缠绕,丙贡村的大山坪子已被一缕缕稻香唤醒。海拔1500米的坡地上,300亩旱地优质稻正以饱满的姿态叩响秋天的门扉——沉甸甸的稻穗低垂,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微风拂过,整片梯田便涌起金色的浪涛,将“滇禾优918”的芬芳送进每个村民
当怒江大峡谷的晨雾还在山腰间缠绕,丙贡村的大山坪子已被一缕缕稻香唤醒。海拔1500米的坡地上,300亩旱地优质稻正以饱满的姿态叩响秋天的门扉——沉甸甸的稻穗低垂,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微风拂过,整片梯田便涌起金色的浪涛,将“滇禾优918”的芬芳送进每个村民
有这样一个集体他们不常现身一线却专为一线锻造尖兵他们不直接守关却默默磨亮每一把护卫家国的“利刃”他们是云南边检总站轮训大队移民管理铁军身后坚实的“锻造者”他们中有人深耕讲台数十载将复杂战术化为易懂口诀有人刚刚走下执勤一线带着鲜活的案例走进课堂“不仅要教会怎么做
今年3月,怒江州政法、民宗、共青团怒江州委等多部门携手,共同启动“法治护心芽 心灯照怒江”专项行动,从微视频案例教育、云端学法互动、易地搬迁社区守护、祖孙共学普法以及国门主题教育等全方位、多维度,聚焦边疆各族青少年的成长需求与心理关怀,合力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与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挖掘怒江特色文化资源,用更具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优秀文艺作品讲好怒江故事,立体化传播“秘境怒江·户外天堂”品牌形象。
在滇西北横断山脉的腹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唯一高校——怒江职业技术学院,正以其独特的专业设置书写着职业教育的新篇章。这所成立于2019年的年轻院校,虽不及省会高校声名显赫,却凭借精准对接区域发展的专业布局,成为支撑怒江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引擎。让我们走进这所峡
余燕恰出生在云南,这地方地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怒江像条狂躁的龙,把村子隔成两半。布腊村是僳僳族聚居地,村民大多靠种玉米、土豆为生,生活简单但艰苦。
八十多年前的和当代的画面交错着在电脑屏幕上闪现:当代穿着时尚的年轻人,八十多年前抡着小铁锤的小女孩儿、背着襁褓的妇女、白发婆娑的老妇人、几个黑瘦的年轻人,还有一位手执鞭子的大胡子监工。所有这些人,被时光之手聚拢来,共同安放在滇西崇山峻岭间的一条土路上……但这不
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开幕之际,云南网特别策划【“南”得一见】系列报道,采访了多位来自“全球南方”国家、长期生活在云南的外国友人。透过“好吃”的风味探索、“好在”的生活体验、“好玩”的文化相遇,讲述他们与云南的深厚联结。
八十多年前的和当代的画面交错着在电脑屏幕上闪现:当代穿着时尚的年轻人,八十多年前抡着小铁锤的小女孩儿、背着襁褓的妇女、白发婆娑的老妇人、几个黑瘦的年轻人,还有一位手执鞭子的大胡子监工。所有这些人,被时光之手聚拢来,共同安放在滇西崇山峻岭间的一条土路上……但这不